禽兽不如的成语故事


禽兽不如

拼音qín shòu bù rú

基本解释连禽兽不如。形容人格低下,品行极坏。

出处《晋书·阮籍传》:“杀父,禽兽之类也。杀母,禽兽之不若。”


禽兽不如的典故

三国时期,魏国东平相阮籍才华出众,思维敏捷,深受文帝司马昭的喜爱。阮籍治郡,法令清晰简单,深受百姓的爱戴。一次听说一个人杀了他的母亲,他说杀父还说得过去,杀母怎么可以?杀父是禽兽的行为,杀母是连禽兽都不如。
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禽兽不如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逴俗绝物 清·周亮工《书影》第五卷:“吾无务为逴俗绝物之行,而天下已不能不群然趋向。”
含辛茹苦 宋 苏轼《中和胜相院记》:“无所不至,茹苦含辛,更百千万亿生而后成。”
月明千里 南朝 宋 谢庄《月赋》:“美人迈兮音尘阙,隔千里兮共明月。”
忠臣不事二君,烈女不更二夫 清·褚人获《隋唐演义》第49回:“忠臣不事二君,烈女不更二夫。我为隋臣,不能匡救君恶,致被逆贼所弑,不能报仇,而事别主,何面目立于世乎?”
谨小慎微 汉 刘安《淮南子 人间训》:“圣人敬小慎微,动不失时。”
炒鱿鱼 张贤亮《出卖“荒凉”》:“绝对听从我指示,做不到这点,立即‘炒鱿鱼’!”
黄台之瓜 《新唐书·承天皇帝倓传》:“贤终日忧惕,每侍上,不敢有言,乃作乐章,使工歌之。其言曰:‘种瓜黄台下,瓜熟子离离。一摘使瓜好,再摘令瓜稀,三摘犹云可,四摘抱蔓归。’”
褒善贬恶 宋 邵博《闻见后录》第21卷:“惟有三四寸竹管子,向口角头褒善贬恶,使善人贵、恶人贱,善人生、恶人死,须是由我始得。”
辞简意足 元·白珽《湛园静语·叶水心》:“如此数卷,辞简意足,一坐骇然。”
仰屋著书 《梁书·南平元襄王伟传》:“下官历观世人,多有不好欢乐,乃仰眠床上,看屋梁而著书。千秋万岁,谁传此者。”